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供求信息 >  
自媒体新人请留意,向环球网学习文章取名
来源: 巴山人坐井观天下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23 18:42:36

刚刚,看到一篇环球网“墨西哥执法人员突然闯入美国公司采石场 扣押运往美国的建筑材料”文章。


(资料图片)

或许是因为近视又加重了,错误的认为是“墨西哥执法人员闯入美国扣押什么什么”,哪怕犹豫0.1秒都是对胆量的不尊重,这绝对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内容,连忙点开文章,仔细观摩。

哦,原来是“墨西哥执法者”依法合情合理的进入了“一家在墨西哥领土内的美国公司”,成功“扣押”了一批水泥。

如果不是因为“弱小的”墨西哥和“强大”的美国这层关系,这明显就是一件很普通很普通的执法者依法执法的“小事”。

那为何就能将如此一件“小事”仅仅通过文章标题就吸引到我,这是一件值得仔细琢磨的事件。

1、充分利用了“快速”心理,短短的29字内容,就包含了很多的重点词语,包括“墨西哥”“执法人员”“突然闯入”“美国公司”“扣押”“运往”;

2、完美的突出了中文“遗漏”“倒序”几个字不影响阅读效果的良好属性,因为“阅读者”我的失误,误解了文章名字的意思,不怪文章取得好;

3、如果“强大的美国”霸凌“弱小的墨西哥”只会让我们见怪不怪,但是因为我(阅读者)误认为是“弱小的墨西哥”反抗“美帝霸权”肯定非常具有吸引力;

4、从事情发展逻辑讲,“扣押运往美国的建筑材料”就必然因为现在被扣押的物品还不在美国,因此此处所提到的美国公司也就不在美国,排除了前句“墨西哥执法人员到美国执法”的逻辑错误,也就不存在所谓“标题党”行为;

5、让阅读者(我)自己被动产生的错觉,让错觉吸引阅读者去点击去阅读文章,还能让“阅读者”挑不出半条毛病,真乃大神也。

从此文章命名我们能学习到什么:

1、遵守规则,在规则范围内创新是不能突破的底限;

2、制造“被动的”爆点,远比主观直接描述的“爆点”更有意义,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自媒体人,把一个精彩的故事讲得平平无奇,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烂的常见错误;

3、现在网上大部分人总结的经验,不但文章标题要有吸引力,不但文章正文前面也要有吸引力,甚至文章标题的前半段更需要吸引力,比如“我”这样的阅读者会忽略标题的后半段;

4、仔细多遍的拜读该文章,我发现以我的水平,想让文章增加或者减少2个字都很难。文章在内容充实的同时,丝毫不累赘。

因此,文章既需要吸引力,在条理清晰的同时,也忌讳索然无味的增加字数。在自媒体文章中,“我”经常会为了增加文章字数以增加文章阅读时间,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蠢办法。

向大佬致敬,向大佬学习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