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新立场 NewPosition
2023 年 3 月 29 日,金山云发布了 2022Q4 及全年业绩报告。
(相关资料图)
财报数据显示,整个 2022 财年金山云营收共 81.8 亿元人民币,相较于 2021 年的 90.6 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 9.7%。这也是金山云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年营收下滑的情况。财报里给出的理由是,公司主动缩减了公有云业务里分发服务的规模,同时在行业云业务方面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项目筛选。
上述方向的调整从长期价值的角度来看,确实有其合理性,因为像 CDN 这类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,因而竞争激烈利润微薄。这种调整使得金山云去年的营收成本降低了 11%,略微优于营收的整体降幅,并导致报告期内的毛利率从 3.9% 提到了 5.3%。
但尽管如此,金山云在 2022 财年还是录得了 26.9 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,相较于 2021 财年的 15.9 亿元大幅增长了 69%。这一部分是因为收购 Camelot 的费用摊销和港交所上市的一次性开支等,但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裁员导致的一般和管理费用的大幅上升,该类别费用从 2021 年的 6.017 亿元,增长了超过 90% 至 11.497 亿元。
据《科创板日报》此前报道,金山云从 2021 年底开始多次启动人员优化,涉及包括 CDN、市场、销售、产品和解决方案等多个部门。有员工透露," 从去年 12 月开始,到 2022 年 8 月中旬,整体的裁撤比例接近 50%。"
而如果单看第四季度,金山云的营收同比下降幅度则是达到了 19.9%,约为全年整体降幅的两倍。同时,金山云 Q4 还录得了 5.2 亿元的净亏损,对应的 Non-GAAP EBITDA 为 -2.45 亿元。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CFO 何海建曾说:" 尽管我们仍处于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,但我们相信我们有望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调整后的 EBITDA 盈亏平衡。"
显然,希望落空了。
01、公有云跌倒,行业云显老
金山云的收入主要分成公有云服务和行业云服务两个部分。根据金山云招股书的介绍,这两类云服务共用一套底层的技术能力,但在客户类型、收入模式和部署方式上有所不同。
其中公有云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订阅模式下的标准化产品,服务器资源为所有客户共享,基于客户的使用率和持续时间获得订阅收入,按需付费扩容。由于是标准化产品,对于客户而言能够有较低的使用和维护成本。
而行业云业务为垂直定向的可组合应用程序和业务流程,能够为行业场景和流程模型设计整体产品的解决方案,主要面向从事金融服务、公共服务、医疗健康等业务的客户,通常根据履约完成情况按项目向客户收取费用。
与公有云相比,行业云服务通常是客户自己负责底层设备及云资源的运维,因此对金山云的资本支出要求较低。从 2019 年开始,为了提高整体毛利率,金山云一直在促进行业云服务的收入占比提升。在 2019 年之前,公有云营收占比一直高达 90% 以上,如今已经下降到 65%。
但在 2022 年,这两个营收支柱均呈现下滑:公有云服务下降了 13%,行业云服务则下降了 2.8%。
公有云服务营收大降的原因,既有国内云计算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因素,也是因为金山云主动调整了这方面的经营战略。金山云的公有云产品营收里,CDN 一度占据了其营收的半壁江山。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,2019 到 2021 这三年里,CDN 在总营收中占据的比例分别为 54.2%、50.5%、43.1%。
然而 CDN 这块业务虽然规模很大,但利润率很低,因为前几年众多云计算厂商和专门的 CDN 服务商在涌入这个市场后曾大打价格战,堪称是 IaaS 领域厮杀最激烈的细分赛道。最典型的是 2017 年 12 月,金山云在宣布完成 D 轮 3 亿美元融资后,直接把 CDN 的最大价格降幅拉到了 50%。
但在通过价格战建立起足够大的规模优势之前,金山云自己先撑不住了。尤其是在上市之后,由于常年依赖 CDN 业务,金山云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,营收困境暴露得一览无余。所以金山云开始主动缩减 CDN 业务规模,并在后续带来毛利率的回升和公有云服务收入的降低。
为了弥补公有云收入的降低,金山云把业务增长的重心放到了行业云,并在 2021 年 8 月收购了英国企业管理软件 Camelot(柯莱特),希望进一步打开行业云的局面。Camelot 的各种行业特定解决方案也直接丰富了金山云的解决方案组合,补充了金山云的客户资源及客户结构,也提升了金山云在行业云领域的竞争力。例如,通过整合柯莱特的资源,金山云已经 100% 覆盖了 TOP20 银行客户。
然而行业云业务如今才刚刚发力,就骤然见顶(2022 年营收下降 2.8%),使外界对金山云何时能实现自我造血又多了一层怀疑。
在 29 号的财报电话会上,也有分析师对行业云业务去年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,以及今年能否取得更高的增速提出了问题。管理层的回答承认了去年 Q4 疫情对项目交付造成的阻碍,甚至导致一些原计划去年应该交付的项目被推迟到了今年,同时表示疫情放开后对今年行业云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然而从去年的几份季报看,行业云营收的下降并不是个例。例如 2022 第二季度,行业云收入同比微降了 0.9%, 到 Q3 这个降幅扩大到了 14.4%,到 Q4 又进一步扩大到了 30%。虽然金山云的管理层在主观情感上保有信心,但我们从客观数据上来看,似乎只能得出金山云的行业云业务已经形成了下降趋势,颇有未壮先老的结论。
02、独立云收敛于小厂商
金山云在 2020 年赴美上市时定的发行价是 17 美元,但其挂牌首日股价上涨就超过 40%,并在几个月后的 2021 年初突破 70 美元。当时金山云受到市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它向投资者讲了个独立云厂商的故事,而纳斯达克在这之前还没有一家来自中国的 " 纯云厂商 "。
说起来其实也很奇怪,虽然 " 独立云厂商 " 是个好人设,但让金山云来立多少有点让人出戏。因为来自金山软件和小米集团的订单,在早期构成了金山云营收的主体,并且直到现在也仍然是关键客户。更何况至今金山软件持有金山云 37.4% 的股份,小米持有金山云 11.82% 的股份,雷军个人持有金山云 11.82%,合计股份占比达到六成。
当然,相较于国内头部几家大厂在主营业务之外孵化出来的云计算子公司,金山云还是要独立不少。在金山云看来,独立的好处是公司不会跟潜在客户产生业务上的竞争关系,因而能获得更多客户的信赖。在做云之初,雷军也曾提过一个说法,认为金山云的成功胜算有八成会来自 "second source+ 现金流 + 生态 + 独立第三方 "。
不过在《新立场》看来,独立云厂商这条路其实跟云计算这类商业模式是冲突的。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得以产生并长期维持的核心,是这种商业模式提高了某种业务的效率。具体到云计算,其效率提升的源头,是它通过复用底层的软硬件资源降低了数字化业务的成本。
这可以从云计算的演化史得到验证。在国外,是亚马逊首先创造了云计算这个商业范式;而在国内,最早吃螃蟹的人也是阿里巴巴。因为对购物网站来说,它们对服务器资源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脉冲效应:" 黑色星期五 " 或者 " 双十一 " 这样的购物节时流量负载远超平时。
这反过来就意味着,没有上述基础业务大规模波动做支撑的独立云厂商,某种程度上有点先天不足。跟淘宝天猫这种几百亿级别的内部业务需求相比,金山云能从小米集团或者金山软件获得的支持不值一提。关键云计算还是个规模效应显著的行业,这代表头部云厂商襁褓时就有的体量优势,会在后续得到保持甚至扩大。
雷军显然知道这个道理,他曾提到" 就金山云现在的规模而言,跟世界巨头还差几个数量级,所以要尽快做大规模。云服务公司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,只有 10 倍以上的规模,金山云才会在一个比较舒适的位置上,因此做大规模将会是金山云要面临的新挑战。"
但从行业这两年的发展路径看,独立的云厂商,在国内已经越来越等同于小厂商。
以金山云为例。在上市之前的 2017 到 2019 年,其营收分别为 12.36 亿元、22.18 亿元和 39.56 亿元,2018 年和 2019 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79.4%、78.3%。而在上市后的 2020 到 2022 年,其营收分别为 65.8 亿元、90.6 亿元和 81.8 亿元,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66.2%、37.8% 和 -9.7%。似乎上市之后,金山云就开始已经彻底脱离 " 增长 " 这个词了。
而除金山云之外,像优刻得、青云科技等中小云厂商,也在巨头竞争压力下出现营收下滑态势。这既是因为云计算市场本身的增速在放缓,也是因为这些中小云厂商刻意收缩了自身业务规模,它们希望减少亏损提升业务可持续性。但在云计算这个行业,规模本身就是坐在牌桌上的前提,放弃了规模,某种意义上就是放弃了未来。
一个悲观但可以预测的趋势是,这些中小云厂商以后的日子会更艰难。
03、写在最后
在金山云发布财报的一周前,金山软件先发布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财报。
金山软件 2022 年共实现营收 6.37 亿元,同比增长 20%,属于预期轨道之内。但由于计提了 58.27 亿元的投资减值拨备,金山软件去年净利润由盈转亏。财报显示,金山软件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达 60.48 亿元,相比去年 3.95 亿元的盈利堪称滑铁卢。而导致金山软件投资减值的源头,就是金山云股价自 2021 年初以来的持续下行。
雷军在 2013 年 6 月的一次访谈中曾说," 集团层面赌未来十年的,就是金山云。"
如今十年之期已到,雷军的这个赌看来又要输了。从当年 "All in 金山云 " 之类的表态来看,他对金山云显然抱有巨大的期待。而现在的金山云,即便它满足不了这样的期待,起码也要想办法避免太扯雷军的 " 后腿 "。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
5月15日到21日是全民营养周,而5月20日也就是明天,是中国学生营养日,中国营养学会今天(5月19日)发布了新版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,指南
“忽悠”百余名老年人数百万元“投资墓地”?该抓!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(记者陈诺)鼓吹“投资墓地”稳定盈利,实则非法集资大“忽悠”。记
39万余张北京一卡通完成升级 下周一起—— 实体卡、乘车码可同步健康码信息 记者 李博 为落实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,北京市公共
3岁娃误吞磁力棒 肠子被磨穿5个洞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辉、通讯员戴敏报道:近日,3岁半的娜娜(化名)因腹痛呕吐、高烧由家人带着到广东祈
她被电诈骗走532万元 账户剩的3500万保住了 广州警方一通电话终止骗局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付怡,通讯员区靖雯、张毅涛报道:一个“客服”电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