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关难过关关过,前路漫漫亦灿灿。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。
在家长和考生积极备考的同时,一些人打起了“歪主意”:“高考真题答案”“分数提前查询”“修改高考分数”“院校提前录取”……
【资料图】
近日,央视新闻曝光了一段诈骗视频。视频中的“招生办姚老师“给小C拨打电话,表示无须走传统招生流程,只需花6000元可直接入读“×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”,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情况,“包工作分配,毕业后可入医院编制”“每个省份都有校区”。对方越说越离谱,甚至想要添加小C的微信,准备实施诈骗。
对此,沈阳警方总结高考期间容易发生的几类骗局,提醒考生和家长,警惕高考骗局,谨防上当受骗。
骗局一
招生“内部指标”
如果有人告诉你,在某大学有关系,可以通过“仅有一个的内部指标”帮助你家孩子上大学,只需要15万“保证金”,你会相信吗?
沈阳铁西警方提醒: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、监督有力、公平公正,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。高校招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指标”,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。
骗局二
内部渠道给你“改分”
高考成绩公布前,你可能收到短信,“我是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,×××成绩×××分,有渠道可以修改高考成绩,名额有限,限期开放。”
沈阳铁西警方提醒:这种短信千万不要信。成绩发布后,如果考生对本次考试成绩有疑问,可在规定期限内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原件,到报名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。而不法分子是冒充考试院工作人员,诱导家长先付定金,达到骗取钱财目的。
骗局三
“权威专家”指导填报志愿
考试结束,对填报志愿毫无头绪的你,有可能在网上认识一位热情的填报专家,“二十年经验”“精准定位”“一分不浪费”,并且“友情价”指导填报。
沈阳铁西警方提醒:考生填报志愿时,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及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,结合本人实际情况,自主合理填报,切勿相信所谓的填报志愿咨询服务。
还有这些诈骗花样要当心
谎称提前查分。骗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病毒的虚假查分链接,一旦点击进入,病毒将自动植入手机,获取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。
谎称获取补录名额。骗子谎称可通过花钱“打点”,获取高校补录名额,直接骗取钱财。
伪造录取通知书。诈骗分子假冒高校招生人员向考生寄送虚假录取通知书,从而骗取钱财。
发放虚假助学贷。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,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、减免学费为由实施诈骗。
监制/李莹
审核/朱晓琳
主编/周默
编辑/尚灵均
来源:辽沈晚报 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
下一篇:最后一页
5月15日到21日是全民营养周,而5月20日也就是明天,是中国学生营养日,中国营养学会今天(5月19日)发布了新版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,指南
“忽悠”百余名老年人数百万元“投资墓地”?该抓!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(记者陈诺)鼓吹“投资墓地”稳定盈利,实则非法集资大“忽悠”。记
39万余张北京一卡通完成升级 下周一起—— 实体卡、乘车码可同步健康码信息 记者 李博 为落实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,北京市公共
3岁娃误吞磁力棒 肠子被磨穿5个洞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辉、通讯员戴敏报道:近日,3岁半的娜娜(化名)因腹痛呕吐、高烧由家人带着到广东祈
她被电诈骗走532万元 账户剩的3500万保住了 广州警方一通电话终止骗局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付怡,通讯员区靖雯、张毅涛报道:一个“客服”电
X 关闭
X 关闭